网络安全 | 银狐木马病毒来袭!怎么彻底清除? |
||
|
||
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,切实保障我单位及下属部门网站及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,防范各类网络攻击事件发生,现将上级通知中银狐木马病毒科普如下。 什么是银狐病毒 银狐(又名“游蛇”“古堕大盗”)是一种针对政府、高校、医疗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攻击的木马病毒变种。 勒索病毒家族中,“银狐病毒”(Silver Fox Ransomware)凭借隐蔽的传播方式和严重的破坏能力,成为近年来威胁个人与企业数据安全的重要风险之一。 银狐病毒属于勒索病毒的变种,主要通过“钓鱼邮件附件”、“恶意软件捆绑”、“漏洞攻击” 。 银狐病毒侵入电脑后,会读取电脑使用人的工作场景,它很擅长伪装“高仿真” 的工作文件。比如:可能是标注“集团年度工作报表” 的 Excel 表格,或是命名 “公司财税申报文件” 的 PDF 文档,也可能是标着 “公司薪资明显表” 的压缩包,通过企业微信、邮件、工作群等网络媒介传播。一旦用户点击附件,病毒便会自动植入设备;部分盗版软件、破解工具中会捆绑银狐病毒,安装时同步激活; 由于这些文件名称与财务人员日常处理的资料高度契合,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,一旦点击打开,隐藏在文件中的恶意代码会立即激活,悄悄在后台完成植入。 病毒激活后,会快速获取电脑的远程控制权限:不仅能实时监控财务人员的操作(如录入的银行账号、转账密码),还会将受感染电脑变成“攻击跳板”,利用该设备的网络权限,进一步入侵企业内网中的其他电脑(如财务服务器、出纳办公设备),形成 “连锁感染”。 随后,攻击者会伺机实施多种恶意行为:窃取财务报表、银行账户信息等敏感数据,用于精准诈骗;远程操控电脑发起虚假转账指令;甚至监视财务工作流程,寻找企业资金管理的漏洞,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 银狐病毒的危害 “银狐” 木马病毒的危害性远不止于窃取数据,犯罪分子在控制受害者电脑后,还会通过 “远程操控屏幕” 的方式,实施更具迷惑性的诈骗操作 —— 整个过程隐蔽且精准,利用社交平台的信任关系与财务人员的工作场景,让受害者防不胜防,最终实现病毒扩散或经济诈骗的目的,主要通过如下手段进行病毒传播: 一类是“群聊潜伏传播木马”。一旦电脑被 “银狐” 控制,犯罪分子会悄悄浏览受害者的社交软件(如企业微信、QQ)群聊列表,优先选择财务群、部门工作群等 “高价值群体”,远程操控鼠标将隐藏的木马文件(常伪装成 “报销模板”“财务新规”)转发至群内,并附上 “请大家及时下载学习”“急需填写后反馈” 等诱导性话术。 群成员若放松警惕点击下载并运行文件,设备会立即感染“银狐” 木马,形成 “连锁感染”;而在文件转发成功后,犯罪分子会迅速操控受害者账号退出该群聊,或删除转发记录,抹去操作痕迹,降低被发现的概率,让后续追溯难度大大增加。 另一类是“冒充上级精准诈骗”。这是更具针对性的社会工程学攻击:犯罪分子会先通过被控制的电脑,收集企业内部信息(如领导姓名、职位、沟通习惯),再要么直接操控领导的社交账号,要么伪造 “高仿账号” 单独创建新群,将财务人员、部门管理员拉入群内。 随后,他们会发送伪造的“国家财政补贴申请页”“员工绩效补贴发放通知”“紧急薪资调整补充方案” 等虚假网页链接,要求财务人员 “立即按流程转账至指定账户”“填写银行账户信息用于补贴发放”。 由于群聊身份、通知内容高度仿真,且抓住财务人员对“上级指令” 的配合心理,不少受害者会未核实便执行转账操作,或泄露企业账户、员工银行卡等敏感信息,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损失,或进一步扩大数据泄露范围。 此外,它还会利用操作系统、办公软件的未修复漏洞,远程入侵联网设备,整个过程往往在后台静默完成,用户难以及时察觉。 第一步:紧急断网,阻断数据外泄 一旦发现电脑异常(如CPU占用飙升、浏览器主页被篡改、账号异地登录),需立即断开网络连接(拔网线或关闭Wi-Fi),防止病毒将窃取的数据上传至黑客服务器,或下载更多恶意模块。 第二步:安全模式启动,阻止木马自启 重启电脑,在开机时反复按F8或Shift+F8(不同系统略有差异),选择“带网络连接的安全模式”或“最小系统安全模式”。此模式下仅加载必要驱动和服务,可有效阻止木马自启动。 第三步:专业工具查杀,多引擎交叉验证 专杀工具:推荐使用火绒银狐木马专杀工具或深信服EDR专杀工具,从官网下载后全盘扫描,清除已知病毒变种。 多引擎扫描:上传可疑文件至VirusTotal或微步云沙箱平台,利用多引擎交叉验证识别新型变种。 手动排查: 结束可疑进程:打开任务管理器,终止名称异常的进程(如svch0st.exe、explorerx.exe)。 清理注册表:进入regedit,检查HKEY_LOCAL_MACHINE\SOFTWARE\Microsoft\Windows\CurrentVersion\Run等自启动项,删除异常条目。 删除隐藏文件:检查%AppData%、%Temp%目录下的可疑.exe、.dll文件。 第四步:系统修复与账号保护 使用系统自带的“系统文件检查器”(SFC)修复受损文件。 重置浏览器设置,清除缓存、Cookie和扩展插件。 更新操作系统补丁,修补已知安全漏洞。 修改所有重要账号密码(邮箱、社交、金融账户),启用双重验证(2FA) 近期“银狐”黑客组织通过伪造谷歌翻译、EasyTranslation等网站页面,诱导用户下载并安装恶意程序。相关恶意程序具有高度伪装性,可模仿正常应用程序行为绕过常规安全检测,隐蔽实施远程控制、数据窃取,甚至实时拦截用户操作,造成敏感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,请各单位加强安全监测,核查系统日志,及时封堵相关恶意域名及IP。 (恶意域名:www.ggfanyi.com;恶意IP:185.202.101.114、192.252.181.55),防止个人电脑中病毒,带来连锁反应。 |
||
关闭窗口 |